您现在的位置:河南质量网 >> 综合资讯 >> 我为群众办实事

我为群众办实事

时间:2021-8-26 13:00:54来源:作者:

“我为群众办实事”
首要看担当、重点凭实干、关键在质量

    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已进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阶段,这既是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最终落脚点,也是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重头戏”,更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试金石”。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做深做细做实,首要看担当、重点凭实干、关键在质量。

    在办实事中展现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经常进行思想政治体检,同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期待“透视”,同先辈先烈、先进典型“对照”,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为群众办实事就是守护初心、担当使命的生动实践。为群众办实事,要顺应群众呼声。回顾我党100年的发展历程,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发展纲领,都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唯一宗旨,把“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自己的责任担当,这种一心为民的思想境界是当今世界所有政党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必须顺应群众呼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系群众之所系,把实事办好、办到位,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要贴近群众需求。为群众办实事,不需要高大上的标语,更不需要颜色鲜艳的“宣传单”,对应的是实实在在行动,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企业,了解他们的切身诉求,记好“账目”、拉好“清单”,做到有的放矢、知责明责、按需而立。急难险重的事,要明确“时间表”,画好“施工图”,定期销号。一般平常的事,要定好“责任状”,明确责任人,限时“结帐”。遇到棘手的事,要敢啃硬骨头,肯下硬工夫,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为衡量标准,在办实事的过程中展现一名党员干部对党的事业的忠诚。要讲究办事成效。为群众办实事,重在一个“实”字,切忌跟风攀比,上面抓的紧就多办一些,上面要求松了就懈怠一些甚至拖延不办,这不仅会影响为群众办实事的效果,更会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的形象。“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群众办实事,就必须老老实实的的按照群众的期盼,利用网络平台、制作多功能APP,对人民群众需要办的事进行“菜单式”列表,从一点一滴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办好每一件事,让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化、具体化。

    在办实事中墩苗强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为群众办实事,既是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也是对党员干部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一次集中检验。用实干体现忠诚。革命战争年代,无论我们的队伍走到哪里,都要为老百姓挑满一缸水,打扫一下院子。正是有了这样的队伍,才会留下“一条被子留一半,一条裤子御风寒”的传奇佳话。雷锋,一个“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普通一兵,做了许许多多的实事,而永远活在了人民群众的心里。焦裕禄,一个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好书记”,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对党的事业的忠诚。现阶段,我们进入了新时代,生活富起来了,条件好起来了,但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内涵永远也没有过时。广大党员干部要多往老百姓那里扎扎堆,沉下身子听听心里话,放下架子多交朋友,扑下身子带点泥土气,真正把群众想办的、要办的、难办的事情担起来,以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投入到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中。用实干磨练意志。为群众办实事,也是对我们党员干部精气神的一次难得的磨练机会。“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出宏图伟业”。当前,正值抗洪抗疫的大战大考之际,人民群众面临的困难会越来越多,需求也会越来越多样化,无论上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付出超常的毅力、超常的精力,时刻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办实事中看一看自己的能力素质的差距在哪里,看一看自己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的牢不牢,看一看自己通过这样的“墩苗”成长进步有多大,看一看自己办的实事老百姓认可不认可,看一看自己的付出是否“顶流”了一名党员标准,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壮大自己。用实干提升本领。为群众办实事既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句“美丽”的承诺,需要老老实实的工作态度和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群众心里考虑的事除了家长里短就是吃喝拉撒,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在群众那里就是“天大”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既要认真听、认真看、认真记,还要精打细算、推心置腹、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既要一线平推,也要“十个指头弹钢琴”,做到实干会干,知行合一,从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做一个让老百姓信得过、看得重、能记住的党员干部。

    在办实事中提升质量。为群众办实事既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更是一次全面的服务过程。既要把事情办理好、处置好,又能让群众满意,就要在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办事质量上功夫。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是办事的前提。“我为群众办实事”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期盼的一种积极回应,如何办?效果如何?老百姓心里都的一杆称,心里也是明晃晃的。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让老百姓感受到为群众办实事是动真格的,不是“虚晃一枪”,而是一以贯之的。针对老百姓反映较多的重点、难点问题,要拿出实际举措一一化解。对一些家庭出现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现象,党员干部要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随身携带记事本,做到人员情况、生活需求、思想状况一口清;对老人生病无人照料、出门办事无人陪伴、文化生活不合口味等,可以在社区成立互助小组,实行志愿者上门服务。开展党员干部一对一进行结对帮扶,做到服务无死角。要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现象,坚决反对盯着位子、想着票子、捂着杯子的“躺平”行为;坚决制止遇到群众的事,拍脑袋保证、拍大腿承诺,吹牛式落实,最后是事事无着落的形式主义现象,让老百姓感觉到我们的党还是老百姓眼里那个永远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党,是那个随时可以为群众可以牺牲一切的党。要始终保持办事高质量。为群众办的每一件事,不但是作风的体现,更是宗旨意识的体现。要区分情况办好事,对年纪大的、家庭负担重的、个人需多的,要制定好预案,做到一事一策、一人一策,对可能出现或发生的情况进行打好“提前量”,让实事变好事,好事变口碑,在口口相传中树立党员干部亲民爱民的崭新形象。要针对情况办成事,党员干部一旦对老百姓有过许诺,就要一件一件的兑现,一件一件事的落实,切忌半拉子工程,或是一阵风、一头热,要时刻把“事”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做到办一件成一件,一件事情解决一个问题,用“长征”和“赶考”的心态接受群众的检验和监督,让“办实事”常态化、机制化,在“办实事”中密切党群众关系、干群关系、社群关系,建立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和谐社会。

    为群众办实事既是集结号,更是接力棒;既是现在时,更是进行时。当前,党正带领我们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体党员干部要把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焕发出来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全心全意为民谋幸福、办实事的强大动力,以忠诚担当的政治站位、时不我待的工作热情、迫不急待的工作状态,时刻以冲锋的姿势,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店小二”、保障队,以实践行动谱写新时代共产党人为人民群众利益不懈奋斗的新篇章。(河南省质检院王克林)

编辑:王宵月

责编:河南质量  

河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河南省教育国际 河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河南省教育国际